专家学者聚首崇州,共商川西古建保护与文化传承 ——成都市古建园林学术委员会2017学术年会侧记

#行业资讯 ·2017-11-25



近日,成都市古建园林学术委员会2017学术年会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崇州市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川西古建的保护与工匠精神的回归”为主题,汇聚了省内外数十位古建保护、园林艺术及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者围绕川西古建筑的独特价值、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探讨,共同呼吁重拾工匠精神、坚守文化信仰。  




川西古建:朴素与灵性的交融  
川西古建筑以其“因地制宜”的营造智慧和朴素自然的审美风格闻名于世。无论是依山就势的民居院落,还是精巧雅致的亭台楼阁,均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会专家指出,川西古建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中国南方古建筑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其风格融合了蜀地人文精神和地理特征,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一位资深学者表示,“它们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凝聚着前人的人文智慧与生活哲学。”



呼唤工匠精神:信仰在技艺中重生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传统古建技艺面临传承断层、工艺失传的危机。多位专家在会上强调,保护古建筑不仅要修复“形”,更要延续“魂”,即那种精益求精、敬畏传统的工匠精神。  



“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对物质的修复,更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一位与会专家激动地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对文化的敬畏,是对历史的负责。我们要找回这份信仰,让古建焕发新的生命力。”




共识与行动:保护之路任重道远  
年会期间,专家学者还就古建修复技术、材料工艺创新、非遗传承人培养等具体议题进行了交流。会议提出了多项倡议,包括加强古建测绘与档案建设、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开展公众教育活动以提升社会对古建价值的认知等。  



“保护古建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文化的自觉,”学术委员会负责人总结道,“唯有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无声的历史继续发声。”



本次年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次文化使命的集结。与会者一致认为,川西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关乎地域文化的延续,乃至中华文明多样性的存续。在工匠精神与信仰的引领下,这条道路必将越走越坚定。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 (028)65296530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138号蜀都中心3号楼6层

  • 275010918@qq.com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9028654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