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构林盘惊艳创意周 建筑师刘卫兵用设计守护蜀地千年生态智慧

#公司新闻 ·2020-11-12




上百根土黄色、近3米高的竹筒巧妙搭建成一个独具匠心的川西林盘馆。馆内竹桌、竹椅在温暖灯光下笼罩着一层淡金色光晕,真实中透着梦幻。在第七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上,这个别具一格的展馆与其设计者——建筑师刘卫兵,成为关注焦点。

林盘:蜀人的精神原乡

"林盘,蜀语也,溪畔农舍,竹树盘绕之地。"刘卫兵在《林盘》一书中这样写道,"对于川西坝子的人来说,林盘曾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闯闯,外面的人想进来看看,但走出去的人终归还是忘不了它。"川西林盘,不仅是游子的乡愁,更是蜀地延续千年的独特生态文明。







创新守护:从花溪村到联合国奖台

"成都人的生活源于川西林盘。"刘卫兵表示,"我把林盘比喻成'阴阳',人就生活在'阴阳'里,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他指着花溪村设计图解释道,"'阳'指人居住的院坝,是可以晒到太阳的生活区域;'阴'指竹林。川西林盘是一个可持续生活的生态系统。"

以花溪村为代表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更新项目,为刘卫兵团队赢得了2012年度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这一荣誉源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花溪村的重建,项目设计保留了传统林盘多样性的自然格局及地方文化,在尊重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进行产业选择、建筑规划和环境营造。

"林盘里的水、田、院、林、山构成了微气候,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夏天最热时,林盘内外温差达5摄氏度,这说明林盘的微气候可以不借助空调等人工干预来降温。"刘卫兵认为,川西林盘是古蜀文化的载体,涵盖人文、历史甚至科学领域,是蜀人与环境磨合千年留下的生存智慧,也是成都人的精神原乡。





创新振兴:打造稻香渔歌网红地

2019年,刘卫兵凭借《蜀韵田源》再次赢得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和亚洲人居环境协会颁授的"美丽乡村营造优胜奖"。

"经过多年实践,我逐渐意识到林盘不仅是房子,它应该和人居环境、农业生产融为一体。"刘卫兵表示,"建筑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维系历史与现实的情感纽带,是乡村旅游、城乡沟通的汇集场所。"

蜀韵田源项目在充分尊重传统生态聚落的古蜀生态哲学基础上,保留大地肌理和植被,更新川西民居,同时发展渔香贡米的生态农业和田园休闲旅游,营造返璞归真、宁静淡泊的天府新林盘。如今,该项目更名为稻香渔歌一期,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当地百姓收入增加,实现乡村振兴。





创新保护:南溪遥获世界金奖

2020年,刘卫兵团队通过对都江堰市南溪村公共活动场所的重构,获得"2020世界人居建筑金奖"。面对因低矮、潮湿、缺乏舒适性而被遗弃的老院子,团队利用BIM绿建软件分析热舒适度,采用传统被动节能的低技策略,全部使用小青瓦、杉木、旧砖等当地材料,减少对环境和能源的压力。

"无论是获奖,还是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我都希望证明中国传统设计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是被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刘卫兵说,"川西林盘就是一条归家的路,能唤醒人们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依恋。"

十余年间,刘卫兵对林盘的认识从守护、回归到创新、保护不断深化。"我的创意来源于本土历史,根植于传统建筑,不断加入现代科技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最终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他始终思考如何在保持建筑原有风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与现代建筑的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观念相契合。

"从环境中来,到环境中去。"这正是刘卫兵希望通过设计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唤醒环境保护意识的初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 (028)65296530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138号蜀都中心3号楼6层

  • 275010918@qq.com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9028654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