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都方池街22号,毗邻四川省总工会的繁华街巷里,一栋融合了中西建筑智慧的三层小楼静静矗立。鲜红的木质窗框映衬着斑斓的彩色玻璃,灰色砖墙上方是微微上翘的中式屋檐与青瓦——这里是抗日名将李家钰将军为其兄弟精心建造的宅邸。如今,那些被后人仔细擦拭过的玻璃窗痕,无声诉说着穿越时光的珍视。
这栋别具风情的洋楼,底部巧妙设计了半层地下室。它既以灰色砖墙、红木窗框和灵动飞檐传递着东方神韵,又以圆拱形大门与西洋彩色玻璃窗展现异域风情,成为城市中心弥足珍贵的历史切片。匠心修缮,原貌重生我公司受四川省总工会郑重委托,秉持“恢复性修缮、最大限度保存历史原貌”的原则,对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展开了细致入微的修复工作。当李家后人再次踏进这熟悉又焕然一新的空间,一幕幕往事随目光流转而鲜活: “他们缓缓走过厅堂,指尖轻抚过修复后的墙面肌理,声音里满是回忆的微光,‘这是当年的厨房位置’,‘看,外公从前最爱坐在这扇窗边……’”这座宅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承载着一位民族英雄的家族记忆与家国情怀。宅楼建造者:铁血将军李家钰李家钰(1892—1944),字其相,四川蒲江人。七七事变后,他毅然率部出川,编入第22集团军奔赴山西前线。此后历任该集团军副总司令、第36集团军总司令等要职。1944年5月21日,在豫中战役后撤途中,他遭遇日军便衣队伏击,浴血奋战直至壮烈殉国,年仅52岁。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以彰其精忠报国之志。
当修缮后的彩色玻璃再次滤过蓉城的阳光,这座小楼不仅重获新生,更成为矗立在城市肌理中的一座精神灯塔——它无声铭记着一位将军的兄弟情谊,也永恒镌刻着一个民族在烽火岁月里的铁血与柔情。李家钰将军以生命熔铸的民族气节,正如这栋被温柔擦拭的宅楼,历经风雨而光华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