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2014-03-04
大到城市规划,小到社区景观设计,在破坏、废弃基础上的再建只能说明目光短浅。即便是高楼林立的市中心,也能延续原始的绿色地脉。建筑设计在生态方面的创造力不仅局限于平面上,也可以是立体的,甚至是可持续的。我的建议是,在规划之初,就将整个项目的生态系统纳入设计方案。
另外,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布朗尼博物馆因其立体绿化景观闻名世界。博物馆墙面经过科学处理,可以立体种植绿色植物,配合先进的滴灌技术,整个博物馆被笼罩在一层天然的降噪、恒温植被中。达到了建筑即是自然美景的效果。
利益最大化是所有行业的通病,房地产亦然。例如,有的开发商为了提高社区停车的收益,在地面上增加机动停车位。而方法就是将原本规划好的绿地换成嵌草砖,为方便停车将土地硬化,这实质上是对购房者权益的侵犯。这种做法在成都地产圈比比皆是,也许不仅是开发商,购房者也并未清醒地意识到问题所在。
真山真水的环境规划不是没有,但大多下意识地选择避世。成都郊区现在已有很多自然环境优美的大盘,但它们到城区有一定距离,社区小环境不能与城市共享。反观主城区,因为寸土寸金,开发商自然在有实际收益的地方下功夫,对社区环境的打造很容易流于“伪造”。同时,项目和项目之间的生态联系,开发商普遍考虑得很少。绿化往往是围墙作业,只管自己项目的景观营造,彼此之间有明显的生态断裂带。这不利于整个城市空间生态气息的联通,在我看来,也是造成城市与自然有隔阂的重要原因。如果房地产能做到为整个城市着想,那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就不是空谈了。
实际上,着眼于长远发展,购房者只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这是开发商无法避过的问题,就算楼盘面积有限也可以灵活地解决。米兰有个楼盘叫垂直森林,两栋高层全部由开发商在每层阳台上种植了树木,楼体完全包围在绿色之中,从摩天楼上往外看,窗外就是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