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造城新力量——《楼市画报》专访我司董事长刘卫兵

#公司新闻 ·2013-08-20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成都的故事要从"营造"说起:“一年成聚二年成邑  三年成成都由此得名并相沿至今。而关于这座城市"营造"的故事也一直延续并以繁荣的姿态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来到这里居住、投资。在现代城市扩容的大背景下成都速度成为新的关键词《财富》全球论坛的落户加速财富聚集城市路网的完善为成功提速。我们每日可见的高楼大厦也不再单一是为了居性或者商业面生加入了第三产业生产的城市综合体成为潮流趋势而营这些集群式产业综合体的过程被人们称之为产业造城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兵先生一直关注城市的每一次发展变化并以高深的专业造诣参与了多明城市建设的工作。关于“造城”运动的的世今生,产业”对战都城市格局带来了什么改变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他的发言很有分量。

 

《楼市报》您认为如今的中国“造城”运动较之过去最明显的转变是什么

刘卫兵: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简·雅各布斯曾说过:“城市之所以生动,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样性。中国城市早期“造城”多源于圈地建设住宅现在的造城正是其具有的城市功用综合性代和完善早期圈地建宅"造城"机能不良的单性。而今的""更加入了第三产业的支撑以产业的力量推进区域甚至是城市的发展所以我们称之为产业造城”。

 

《楼市报》谈谈造城”运动阶段性转出现的必然性

刘卫兵: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各项机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以更加优越的模式系覆盖或者替换原有产生问题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现“造城"来说早期单向思维的圈地建宅无法满足城市居民职、居一体化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不健康的“睡城”、“空城”等。痛则思变,特色产业为集多种业态于一身的“产业造城”模式横空出世如西南城、香江全球家居CBD等产业城不但满足居民项生活需求,并且以区域行业龙头的姿态带动多个物业态的良性产业链发展辐射引领周边区域“造城”趋势。这样的产业综合体的发展形较以往纯粹的商住建设具有更高的完善性也是城市造城”运动阶段转变的必然。

 

《楼市报》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成都的产业造城”有哪些独特之处

刘卫兵:都现在处手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乡规划格局且随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二、三圈层建设也跟着大提速我认为成都郊县“造城时代已经相比于其他一些城市的“造城”经历以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来带动多种态的发展是成都“产业造”的主要模式特征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些“家具城”体育”、汽车城”等等。都正在发挥自己产业领域内的正能量。

 

《楼市报》:产业造城”会给成都城市格局带怎样的变化

刘卫兵:产业的聚集所产生的强大聚合必将加速成都郊区的城市化连程和新城区扩张。因为“造”是在一个区域内打造巨大的产业综合体它区于单一的而是融合多种业态如产业园、业街、写字楼、仓储、物流住宅等。其次这样的大规模产业综合体”多会选择城市郊县落地成都也是如此无论是在高新区的软件园还是龙泉驿的工业园区,造城”运动势必会带动成都产城一体模式的兴起推进成都整体经济的发展。

 

《楼市画报》:在您看来,产业造城”类大项目的落地会否抬高区域内的房价

刘卫兵首先产业与地产的调发展一直是城镇化中很重的方面城镇化将推房价是自然的。其次,“产业造城”项目因其新颖的建设概念、较高的建筑档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区域的房价。

 

《楼市画报》:“空城”、“”等词随着”运动的兴起而生您认为如何造城才算健康有序

刘卫兵:产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盲目造城”是注定要落伍的。试想一座占地面积广、资金投入大、开发时间长的“造城项目。如果单纯为了政、为了疏散城中密集人口而建造没有可持续产业的支撑也许就会收获一座毫无生机的“空城“或“睡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对“产业造”这样的大项目而言我认为健康的“造城”标准有三点:第一产业落地要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第二开发运营稳中求快第三的配套设施要健全最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升板块价值和减少居空置率的以产业优势辐射周边带动区域房地产和城市化的升级。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 (028)65296530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138号蜀都中心3号楼6层

  • 275010918@qq.com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9028654号

友情链接